为深化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实效,改进心理服务策略、共享培训成果,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专业化水平,我校于2025年5月14日,在5号公寓二楼心理团辅室举办了心理测评工作交流会暨培训成果分享会。学生工作处处长乔晶策、副处长袁永彦,各二级心理辅导站联络员、辅导员及专兼职心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交流会上,各二级心理辅导站依次汇报了2025年春季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后的鉴别访谈及危机干预情况,围绕测评数据、访谈成效及重点案例展开详细报告。随后,各位老师针对心理健康工作中“疑难杂症”展开深入研讨,围绕家校沟通效能提升、重点关注学生管理制度完善等核心问题,提出了多项建设性建议。袁永彦指出各二级学院应强化心理测评工作的主体责任,在测前通过主题班会加强宣传动员,测后及时梳理测评数据,并依据“一生一策”落实分类谈话。他特别强调“测评是基础,谈话是关键”,二者必须协同推进,确保心理育人精准落地。

在培训成果分享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王依姣、薛蓉蓉,会计学院辅导员秦媛、宗杭,应急管理学院辅导员王亚凤分别围绕各自外出培训所学知识和技能做了讲解,并手把手教授了该知识和技能在心理工作或辅导员工作中实际应用的过程和成效。薛蓉蓉在讲解了认知行为疗法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真实的咨询案例分享了该疗法在个体咨询中的应用,同时演示了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如何引导学生识别负性自动想法、重构认知;王亚凤讲解了曼陀罗绘画疗法的理论及在学生心理工作中的应用,并设计制定了一套完整、详细的辅导方案分享给心理老师和辅导员可直接在工作中使用。

最后,乔晶策作活动总结。他强调,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乎着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转。他肯定了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和专兼职心理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要求大家秉着“育人者先育己”的观念,持续开拓学生倾诉新渠道,切实解决学生现实困扰,助力学生平稳度过心理困难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关注辅导员的心理状况,多层次、多举措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能力,塑造辅导员积极昂扬的良好心态。
本次交流、分享会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为破解学生心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制度体系,持续深化测评结果应用,定期组织技能培训与经验交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切实护航学生健康成长,为和谐校园建设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