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学生档案? 学生档案的重要性是什么?
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形成的,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及家庭、政治等情况的个人档案材料。学生档案材料,与其毕业后在工作中形成的人事档案材料共同构成人事档案。学生档案材料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与本人一生息息相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学习、生活都要用到人事档案,如职称评定、工龄认定、转正定级、政审、公证、婚育证明、家庭亲属关系证明等。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以档案里记载的相关信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依据。
2. 我校学生档案包含哪些基本材料?
(一)入学材料:初中档案(五年制)/高中档案(三年制);
(二)录取通知书;
(三)学生登记表;
(四)年度考评表(三年制三份,五年制五份);
(五)实习鉴定表;
(六)成绩单;
(七)毕业生登记表;
(八)学籍异动审批表:休学、复学、转专业、保留学籍等;
(九)奖励材料:各学习阶段获得的各级表彰奖励材料,包括各类奖学金证书及其他荣誉证书、表彰证明材料等。
(十)处分材料:各学习阶段违反校纪校规、触犯国家法律等形成的各类处分及处分解除等相关材料。
(十一)专升本资格审批表和录取大表;
(十二)其他归档材料:变更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的,须有个人申请及证明材料。
3. 学生档案和人事档案有何关系?
学生档案是个人人事档案的前身,记载着学生身份时代的功过荣辱,是个人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学生档案将不断补充进诸如记载就业后的工作档案,成为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档案包括反映:个人政治思想、品德诚信、成长经历、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勤政廉政等情况的材料。
学生档案以及之后形成的人事档案见证我们人生的各重要节点,与本人一生息息相关,既是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也是保障个人权益的重要依据。
4. 学生毕业时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 应届生毕业后档案有哪些去处?
许多毕业生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有的学生毕业多年,档案还滞留在学校,或将档案放在家里,甚至不知档案在哪里,对自己个人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一) 学生如正常毕业,档案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
一是就业单位具有人事档案保管权限,学生档案可以直接转递到就业单位进行保管;
二是就业单位没有人事档案保管权限,或未就业、灵活就业、留学等情况,学生档案一般转递到户籍所在地所属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或人才服务机构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进行保管。
(二) 学生读书期间如因中途退学、转学等情况提前离校,应凭教务处出具的退学、转学等证明材料和本人身份证件及时办理档案转递手续。若因档案滞留造成断档或其他不良后果,根据相关规定档案室不承担任何责任。
因此,广大毕业生毕业后一定要留意个人档案的去向情况,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到“档随人走”或“档随户走”,及时把个人档案安顿好,减少后期不必要的麻烦。
5. 哪些机构可存放毕业生档案?
按国家政策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主管单位有人事管理权的及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具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各类私营、民营、乡镇、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保管员工人事档案,而是委托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温馨提示:严禁个人保管自己的人事档案。
6. 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哪里查询?
人社部在门户网站发布了地方人社部门所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可登陆https://chrm.mohrss.gov.cn/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查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
7. 毕业生档案存放收取费用吗?
不收取。自2015年1月1日起,全国各级人才中心等档案保管机构已经取消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费。
8. 为什么建议未就业的毕业学生要及时将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托管?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学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为此,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由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两年里,学校只是保存档案,不会添加这两年你工作的档案记录,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由此可见,学校保存档案只是“存放”档案,起不到其他作用。
9. 毕业生档案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后都享有哪些服务?
(一) 负责人事档案关系接收、调出相关手续;
(二) 办理毕业生的转正定级;
(三) 档案工资的晋级;
(四) 职称晋升申报;
(五) 办理落户手续;
(六) 出具身份证明、落户证明、购房工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出国政审等;
(七) 代收代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代办医疗保险手续等。
10. 毕业生档案有关材料遗失后怎样补办?
(一) 本人提交书面申请;
(二) 出示本人身份证件及所在单位开具的档案遗失证明;
(三) 按照档案内需要的材料到学校各部门一一补办。
档案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
“弃档”等于放弃机会
“死档”阻碍升职加薪
“无档”影响退休养老
档 随 人 走